[原创] 入闽柯氏考略

 
1407 6
柯逢殊 2014-9-18 21:1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柯逢殊 于 2014-9-18 21:18 编辑

入闽柯氏考略

柯逢殊
    一、入闽源流与姓源
      吾柯姓,系出姓姬,其渊源远矣!可溯自三千年前,黄帝嫡系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子曰:泰伯、仲雍、季历。因吴国君王仲雍之五世孙“相”,柯山会盟诸侯,指山为姓,故尊为柯氏之得姓始祖。至仲雍八世孙“卢”,为念曾祖相公「柯山会盟」之盛典,而确立家族为柯姓,故尊为柯氏之立姓始祖。而后柯氏子孙蕃衍播迁故国周边及荆蛮、江淮之间等地......
       虽有多部「史志」提及,柯氏乃存在着多个渊源的姓氏。但根据笔者所参阅过的各省埠柯氏谱牒文献中体现看,均确系为吴国公子柯卢之后也。       
    在历史上,柯氏曾有二次较具代表性的阶段入闽 。其一,乃唐初(公元670年)柯敦颐随岭南行军总管陈政、陈元光入闽。其二,于唐末僖宗光启二年(公元886年),祖讳“延熙”,携一家十七口人,随节度使王绪、部将王潮兄弟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。
    从闽省各地区柯氏家谱看,所体现的柯氏入闽源流,均系河南光州固始人氏“柯延熙”于唐末僖宗光启二年,从刺史王绪部将王潮兄弟入闽之派。从中暂无发现有唐初柯敦颐随陈政、陈元光入闽之派系。
    根据清乾隆三十二年,南塘派柯伟生所撰的泉州何衙庭「柯氏祠堂记」,从中有载:“...伟自早岁久切水木怀思,筮仕光山时,曾因公造固始,询知北关外柯家营为先世故里,而致礼焉...”根据伟生公的言句内容,由此可见,早在清乾隆三十二年之前,其先世已确立了河南固始县北关外柯家营(今位固始县北环路)乃延熙公入闽前的住居地。
   二、入闽初居与播迁
       唐末僖宗光启元年(885年),延熙公率眷十七口从光州刺史王绪、部将王潮兄弟带领的“移民军”渡江南奔,途经赣境而入闽域。移民军始取汀州,继陷漳浦,然不能守也。在经过“南安事变”,王潮兄弟取代了王绪在移民军的领导地位,并举军欲返光州,当行至沙县,而被泉州人用牛酒拦求讨伐泉州乱政廖彦若。王潮引兵围攻泉州,历时一年,方拔泉州。在围攻泉州城的这段期间,王潮将所有的军属安置在以永春为主的等地山区,并作为后方根据地。我们柯氏也就是在这期间居落永春,然而,永春也就是唐末延熙公家族入闽的“首居地”。
    柯氏初居永春和平里卓兜乡,后由移至田内及石马聚族。由于族繁地窄,因而,柯氏自永春逐向其他州县适居。在闽省多处《柯氏家谱.序》 记载:“...祖讳延熙,共除乱政、助开八闽、勋名彪炳、家世阀阅...”由是延熙公率裔辅助王潮兄弟围泉城、杀除乱政廖彦若;攻福州、守省城;开荒芜、拓政疆。然而,建其功、立其勋。由于柯氏功勋卓著,迨泉州百废复兴后,柯氏主流支脉由永春徙入泉州晋江县城(今泉州市区)元妙观西水沟巷聚族繁衍。
    以王潮为首的移民军打下了泉州为根据地后,于景福二年(893年)福州城被王审知艰巨攻陷。福州攻陷后,柯氏(指:部分延熙公二至三世孙)为守备福州,而客寓省城金斗桥之傍。
    三、入闽发祥与繁衍
    柯氏自徙入泉州晋江县城水沟巷聚族繁衍后,备受宗功祖德,然而,枝荣叶茂、人才辈出。
    后晋天福元年(936)祖讳:宝公(昆仲五人,公居于次)偕子庆升(星),由泉州晋江县城水沟巷徙居兴化府莆田县武盛里西山古楼兜(武盛里今平海镇;西山今西柯)开派传衍。至莆田庆升(星)公第四世孙柯裔武(官拜国子监宣教学士),肇基广东潮阳,为粤东柯氏「追远堂」始祖;庆升(星)公第十世孙柯立义任广东高州(今茂名)通判,后落居粤西开派。
    仍居泉之水沟巷者,历五代至北宋庆文公,宋天圣二年进士,任著作佐郎,卒葬永春。公生柯述、柯迪、柯逑、柯廷四子,父子贵显科第,其称“父子五进士”。 继而,潜龙起舞;瑞鹊芳传,世传为闽之望族。
柯述字仲常,北宋名臣,官至司封郎中、直龙图阁学士、朝议大夫。柯述德政惠民,于熙宁九年通判漳州,救饥民无数,亦感异鹊,苏公赋赞,然成千古传颂。为念述公其荣耀与典故,各地柯氏广泛以命“瑞鹊”为灯号。
    述公生子有四,一子居泉之各邑;一子留漳,居海澄、长泰、龙溪、漳浦、龙岩;一子居莆田,再入浙之嘉善、桃源、延平;一子讳:旸,仕福建漕运使,寄籍福州。元符三年,八佚有四的老龙图述公在「除龙图知福州」中的一句说:“...子姓亦布乎仕路...”。可见,在述公经略广东移帅福建时,子孙后裔就已多人步入仕途。
    泉州述公嫡系有三支派,即晋江安平祖派;南安丰州祖派;晋江南塘祖派。
    1.在宋室“南渡不振”时期,柯国材(柯述孙)随父元曾,自泉州晋江县城水沟巷徙居安平(今安海),为安平、同安庄江(今后柯)柯氏开基祖,堂号:「一经堂」。
    2.于两宋更替时期,因“家运偕国运中微”,而别号“塘边叟公”(柯述孙) 自泉州晋江县城水沟巷徙居南塘,为柯氏南塘派一世开基祖,堂号:「有源堂」。
    3.至元兵铁蹄南踏,宋亡,前宋士大夫有杀有逃,其“家筵破荡、沦落离散”原因,十九郎公(柯述八世孙)由泉州晋江县城徙居晋江东山渡,继由东山渡又迁南安丰州(东门),为丰州柯氏初迁祖考。
    述公旧有祠在泉州「府学」,亦祀泉州「先贤祠」及「柯郑祠」;福州配享「学宫」;漳州祀「名宦祠」。由于岁久湮没,仅附祭于「乡贤祠」。至清乾隆中期,南塘派柯伟生爰鸠述公众子姓建祠于泉州何衙庭曰「瑞鹊堂」。祠堂双护今尚在,主体三殿毁于文革(今泉州三中操场)。
    柯氏自永春徙入晋江水沟巷传衍,历千余载,迄今子孙后裔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,裔数十万计。尤其明末清初,述公之派裔大量渡台垦荒定居及远渡东南亚诸国谋生。自古至今,也涌现出不少的突出人物,如状元柯潜;菲律宾国父扶西黎刹......。然而,泉州晋江水沟巷是海内外柯氏族人的“摇篮血迹”;也是入闽柯氏的“发祥之地”!
柯秀新 2014-9-23 16:11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柯秀新 于 2014-9-23 16:13 编辑

庆升(星)公第十世孙柯立义任广东高州(今茂名)通判,后落居粤西开派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即宝公十一世孙柯立义,进土出身,官广东高州通判,落籍茂名高罗(即现在的:吴川高罗),柯立义为粤西柯氏一世祖,现在柯立义的后裔人数在十万人左右,后人遍及吴川、茂名、高州、化州、阳江、阳春、阳西、电白、湛江、雷州、廉江、遂溪、徐闻、海南省各地、广西区各地等。

柯秀新 2014-9-23 13:1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柯秀新 于 2014-9-23 14:10 编辑

广东柯氏、海南柯氏、台湾柯氏、广西柯氏、海外柯氏、部分浙江柯氏都是福建柯氏的后裔,福建柯氏及其后裔的柯氏人口占全国柯氏人口的一半左右。

柯志群 2014-9-20 20:0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又见族弟精彩文章,一气读完,然回味依酣。
(泉州晋江水沟巷是海内外柯氏族人的“摇篮血迹)。证据确凿了吗?如若如此,那可是功德无量了。
文章叙述详实,让人震撼,短短精文,绝非一日之功。支持!
柯善武 2014-9-21 14:0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  分享!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柯志群 2014-9-22 19:04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文  再一次拜读
柯有祥 2014-9-28 08:22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分享,宗亲辛苦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成新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 手机版|小黑屋|柯氏网 站长统计

本站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着所有。如有侵权,敬请来信告知(admin@cnkes.com),我们将及时撤销。

2001-2025 WWW.CNKES.COM 创始人: 柯伟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