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成会员

QQ登录

注册后绑定过才可使用

宗亲报道
查看: 412|回复: 1

[原创] 三堂文化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10-8 14:4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 说起三堂文化,好多人觉得十分生疏,也有不少人认为古老文明中国将三堂文化丢得只剩下了一堂文化,还不及西方,因为他们拥有两堂文化(学堂、教堂)。其实不然,在我认为,相伴国人几千年的三堂文化从未真正地离开过我们。
      祠堂是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,陈忠实在小说《白鹿原》中多次写到人们是如何在宗祠中执行家法的。在法治社会,虽然再不能以家族的名义对村民实行违法惩戒,但是可以在祠堂中对孝顺父母公婆、诚实经营致富、自力更生脱贫、刻苦学习深造等好人好事提出表扬,对考上大学的本姓族子女及乡贤给予表彰,对好吃懒做、偷鸡摸狗等行为进行批评,激浊扬清、彰善瘅恶。借用祠堂庄严可以树立族风正气,促使村民见贤思齐。
       祠堂里有祖宗的牌位,当每一个人走进祠堂里面,你就会看到老祖宗在上面,然后往下数就能数到自家。你就会知道你的祖先怎么传下来的,于是你就会有强烈的祖宗的文化传承、血脉传承。 祠堂里有很多严格的东西,比如说你做错了事怎么办?大家到祠堂讨论你的事。如果你做了很缺德的事,你就不允许进祠堂了。所以在心理上它是一个很大的约束,让你自觉地遵纪守法,维护自家祖宗尊严。如果你出人头地也会给你荣誉感、成就感,这种宗祠文化教育与当今创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,与依法治国理念遥相呼应。
    对于各自祖先,每年在祠堂前举行各种纪念、学习活动,追忆先祖生平,重温先祖事迹,弘扬祖德精神,让祖宗的光辉照耀每个村民的心灵。祠堂可以有“慎终追远、民德归厚”的功效。 在2015年我曾陪同一位史记文学家,在鄂州市[瑞鹊堂]考察时对我说:祖堂文化中的族规家训,及追忆祖宗道德行为,是对当今安定社会发展的一份贡献。
       学堂文化,在过去随便一个乡村都有学堂,中国古代称为私塾,多由没有考取功名的老秀才来教课。现在国家办学要求不断提高,教学条件也是日新月异,学生们在学习生涯可学取渊博知识。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目前教育忽略了道德教育,认为与古代文化教育偏离太大。其实我们的教育中也从没丢弃过道德教育,只不过是许多家长在指导孩子人生观时发生了重大改变。不知大家感觉到没有?学堂文化正在加大溶入古文化教学内容,中国还以孔圣人为名片走向世界,三千多所孔子学院正在全世界宣传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。
      教育必须与时俱进,不可原汁返古,当然传统学堂的尊礼文化,道德思想要继承发扬,学堂不足的中堂补,中堂不足的祖堂补,要将三堂文化融会贯通,相得益彰。
      第三是中堂文化,回到家里,进屋的正厅叫中堂,在过去堂壁正中通常挂着:“天、地、君、亲、师”,逢年过节要烧香跪拜磕头:跪天、跪地、跪君、跪师、跪双亲。在堂前你要谨言慎行,出堂外也心存敬畏不能张狂,抬头三尺有神灵,就是中堂文化向堂外的延伸,你的言行必须要为自家祖辈名声负责,人一定要有这种敬畏的思想,然后才能够有一种内在的谦卑,才能有气质,你才能是个有礼貌、讲文明、遵纪守法的人。
     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破四旧运动让中堂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,中堂部位换成了人物画、山水画、影视墙等等精美图案,许多人便认为古老的中堂文化没了。近些年乡村民俗调查中我就发现有许多地方中堂挂着前辈的像片,他们任然把中堂视为神明之地,从这不难看出堂前仍是家风传教之重地。

       当然不能说,没有中堂文化呈现的就否定人家没有中堂文化传承。前些年在一本《特别关注》中我看到过一篇文章,是一个儿子写父亲的回忆录,在文革时期,他奶奶看到父亲整天十分忙碌便说:孩子你在外干什么我不知道,但我有一句话送你:做任何事要十年不怕见人,百年不怕见鬼。这位父亲因为母亲这句话在狂热运动中激流勇退,最后官至部委退休。其实这位奶奶的教育就是他家的中堂文化。 我有一位同学母亲在生前常教育子女说,她不羡慕别人吃得好、穿得好、住得好,只羡慕别人家养了好儿女。正是这位母亲的正能量教育,其子女已在同辈人中脱颖而出,这位母亲尤如岳母堂前刺字,她们都是中堂文化的代表和传承。
      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是由三堂文化支撑而来的,经历数千年的演变,祠堂、学堂、中堂文化仍然存在。正如我们今天的中堂一样,无论中堂形式怎样变化,但中堂依然是家中圣地,仍是一个家庭的精气神所在地。




发表于 2018-10-9 08:40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值得一读的文章!三堂文化对现在年轻人来说,已经是很陌生的文化传承,只有大力发扬,才能有家庭的精气神所在,才能有家族的精气神所在,才能有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成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柯氏网 ( 粤ICP备09039593号 )站长统计

GMT+8, 2024-3-29 23:38 , Processed in 0.079646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Copyright WWW.CNKES.COM All Right Reserved.

© 2008-2019 Introduction.

返回顶部